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教育在扎实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引领作用,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 年)》,制定本攻坚计划。
一、目标要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坚持陆海统筹,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紧紧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和打造沿海经济带升级版的总体目标,以促进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深度融入沿海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支撑做优做强临港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全面提升科技和人才供给质量,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教育在服务沿海经济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一体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二、重点任务
(一)政校企协同推进沿海经济带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1.协同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壮大。依托校企联盟合作平台,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共建二级学院、大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定制培养,培养优质实用人才,对口服务沿海经济带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石化、精细化工、石油装备、冶金、光伏电子、金融服务、物流金融、物流信息、电子信息、航运服务、临港旅游、商贸物流、跨境电商、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食品出口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临港产业发展。
2.协同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壮大。依托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联盟等合作平台,围绕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深海海洋工程、海洋能发电技术需求,充分发挥高校高端人才优势、学科专业优势、科技创新优势,校企合力突破设计制造核心技术,提升设计研发、装备、总装、配套、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相关高校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优势,对口服务育苗、养殖、加工、贸易、服务一体化的参、贝、蛰、鱼虾等品种产业发展,推进水产加工产业链向终端延伸。
3.协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
依托校企联盟,通过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方式,成体系培养人才,集成化科技创新,对口服务航空装备、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数控机床、制冷设备、特种轴承基础件、石化和冶金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提升沿海经济带高校办学水平与人才、科技支撑能力
4.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以高水平学科为基础,以服务沿海经济带支柱产业为建设目标,科学规划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整合办学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全力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重点学科群,为沿海经济带集聚高位势能提供强大支持。通过对口帮扶、创新管理体制等途径,推进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等省、市属高校提升整体水平,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全面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5.提升高校人才供给质量。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有效供给能力。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校企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着力培养解决“高精尖”问题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与适应行业一线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按大类招生改革,以及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互认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相同科类各层级人才贯通培养,打造从普通技术工人到高级工程师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对接沿海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6.大力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依托沿海经济带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优势,引进、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面向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推进各级各类人才深入企业研发和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短期顶岗挂职、研发合作等实践活动;支持具备条件的教师和科技研发人员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遴选一批行业背景深厚、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强、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7.增强高校科技支撑能力。围绕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与企业需求,加大对研究型高校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推动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校和学科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加大研究应用型高校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高校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重点,积极开展订单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三)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能力与水平
8.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区域辐射力。组织职教中心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及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调整、设臵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加强服务沿海经济带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当地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组织县级职教中心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书本知识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加快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
9.优化基础教育服务体系。结合沿海经济带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从业人员预测、学龄人口预测情况,科学制订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增加资源,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有序衔接、优质发展,形成适合人口发展的基础教育体系。
10.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支持大连、盘锦通过集团化办学、共建等方式,积极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切实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办学差距;支持丹东、营口、锦州、葫芦岛等市通过委托管理、对口帮扶等方式,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缩小校际差距;支持沿海经济带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小学、幼儿园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有效消除从业人员后顾之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省教育服务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处理改革实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负责协调、指导、推进、考核等日常工作。沿海经济带各市、县(区)政府和高校要成立由本单位主要领导同志牵头的教育服务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改革工作组,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各项相关工作。
(二)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全省统一的或互相联通的人才和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等信息交流展示服务平台,加快沿海经济带各市、县(市)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人才和科技等信息的交流,各地要及时提出项目、人才和技术需求。各高校要认真研究梳理各地的科技和人才信息,根据自身优势做好帮扶规划,省教育厅负责做好相关组织对接工作。在 3 年内省内离岗创业或到县(市)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骨干,各高校原则上要保留人事关系。
(三)营造良好环境各地区、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在促进沿海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关心教育服务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最大限度释放各级各类教育在沿海经济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正能量。
(四)强化督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教育服务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务求实效。省教育服务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健全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并适时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发展改革工作落地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