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本信息 | 信息公开制度 | 招生考试 | 信息公开申请 | 学校规章制度 | 学生管理 | 财务收费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清单>> 基本信息>> 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正文

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2019年工作要点
2019-10-24  

 

 

 

 

 

 

 

 

经贸学院    校字[2019]      2    吕红军签发

 

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2019年工作要点

 

世界在变。各个国家、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中国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革命。教育也在变。教育强则国强,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2018年成功实施了“奋进之笔”,吹响了本科教育的集结号,唱响了本科教育的主旋律,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变。变则通,通则达。大浪淘沙,不进则退。我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改革中走来,一路创新发展,一路风雨兼程,一路苦乐同享。面对新一轮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大潮,我们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开展外经贸教育55周年,是实施“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之年。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打造新文科为牵引,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科学发展,有效推进“八大工程”,持续写好“奋进之笔”,全力开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任务是: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围绕“一个建设目标”,打好“一场攻坚战”。

“一个指导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牢固确立其在学校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作为一切工作和行动的指南,要将其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落实到学校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要将其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主要学习内容,班子成员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注重能力转化,有效指导实践;要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活动,筑牢根基、打好底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情怀、文化自信。

“一个建设目标”,即“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建设目标。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抓住2019年的黄金期、关键期,在强化组织领导上用心用力,树立“三个观念”,即党性观念、创新观念、自律观念,凝神聚力,团结奋进。在工作落实上用心用力,对照“十三五”规划,理清工作思路,把影响目标实现的工作提出来,把需要共同推进的问题摆上来,把解决矛盾问题的对策拿出来,把工作逐项落细、做实,确保每一个目标期期相通,每一项工作项项衔接,每一个工作成果相互呼应。在能力提升上用心用力,提高“三个能力”,即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做到“一个表率”,即真抓实干的表率,形成围绕职责干、聚焦重点干、瞄准问题干、创造性干的工作氛围。

“一场攻坚战”,即打好建设新文科大学的攻坚战。坚持“以本为本”,加强新时代新文科理论体系研究,提升专业内涵,打造“金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让管理严起来,让师生忙起来,让学校强起来。推进质量发展,在建设一流学科、做强一流专业、推出一流课程、打造一流师资、实施一流质保和培养一流人才上,结合学校实际,找准主攻方向,谋篇布局,排兵布阵,通过机制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各个击破,全面告捷。

重点工作是:

一、进一步强化政治核心

(一)加强党的建设

1.强化理论武装。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校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上讲台、讲党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抓好样板标杆。扎实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对标争先计划”,做好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工作。

3.提升组织力。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计划做好迎接“高校党建工作评估”和明年党委换届准备工作。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研判、主动应对,确保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强化按纲建设与指导。按照整体性、教育性、实效性、创新性和特色化的“四性一化”原则,以质量文化为核心,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融合发展。

2.提高宣传时效。建好用好两微一端、一站一台、一刊一报、一册一室,推进二级学院新闻门户建设,上下联动,整体发力。推选展示党的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优秀工作案例。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跻身辽宁省高校官方“双微”影响力排行榜5强。

3.提升“无烟校园”建设标准。在教学楼、学生公寓、校园等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识,积极开展争创“无烟班级”“无烟宿舍”“无烟办公室”活动,进一步打造无烟环境。

(三)强化思政实效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推进“平台+课堂+基地”三位一体体系建设,打造思政“金课”,真正让大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2.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把握好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的五个环节,做好整体规划与设计,确保各类课程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积极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为基础,积极构建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推进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设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教学改革顶层设计。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立足新文科建设,开展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指导体系,出台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照专业国标,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启动校级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评选工作。推动跨学科交叉融通,优化新文科专业布局。积极探索学分制、荣誉学位、专业大类教学组织模式等教学改革研究,确立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项。拓宽质量工程建设思路,实现建设成果再升级。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大学外语和计算机教学改革,推进美育、体育质量提升。

2.提高一流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水平。加快一流专业建设,增加校企共建专业的数量,确立校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试点专业2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深化一流课程改革,启动“金课”工程,建设校级“金课”15门。加强一流教材开发,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确立校级特色教材5部。加快智慧实验室、研讨型教室、学习平台等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一流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推广智慧教学工具的应用,打造智慧课堂。推进学习质量提升工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提升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协同育人质量,确立校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0个。提升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专业实验室,加强校企共建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平台建设;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确立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精品项目3个;加强信息化和文化建设,打造集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实验教学中心。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设立创新创业中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确立校级大创项目200项,推荐省级、国家级大创项目60项。

(二)深化教学质量体系建设

1.实施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工程。完善校院自我评估制度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全员、全过程、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校院专业三级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健全外部教学评价体系,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全面审视学校教学状态,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改革重点,提出改进思路。加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建设,推进评估结果的科学应用。开展质量改进效果评价,建立整改结果汇报和“回头看”制度,强化整改问责,确保审核评估各项工作扎实落实。

2.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工作机制。加大专项教学检查力度,加强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和学习效果评价,扩大监控半径,覆盖课堂教学各环节,及时淘汰“水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推进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内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校内专业评价,形成校内专业评价机制;推进学校相关专业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

(三)做好招生、就业和培训工作。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和新生报到率。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力争就业率达到100%。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拓宽培训工作渠道,提升校内外培训质量。

三、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

(一)坚持“五育”并举。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要朝着体系化努力,教育教学改革要深下去,体育美育要有刚性要求,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起来,“五育”并举,环环相扣,真正做到纵向贯通,横向联通,融入人心。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和弘扬劳动精神上下功夫,持续搞好“十种教育”,坚持抓好大学生行为养成,深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立德树人在学校生根、开花、结果。

(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实施“一个计划、三项工程、一项行动”: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全面启用“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把提高写字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建立考评机制,使学生在写字中涵养文化品格,磨炼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上好“国情大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三走”主题课外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人文素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规模化、系统化和常态化,实现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融合;上好“创新大课”——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三)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1.抓好学风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尝试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强化学生“言必诚信,行必忠正”的意识。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强化学习过程管理,降低学生考试违纪率、学业预警率。

2.严格学生教育管理。构建劳动教育制度体系,形成“课堂教育、实践教育、过程考评、政策保障”的劳动教育模式;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广泛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规范日常管理,构建班级立体化管理模式。

3.提升学生公寓管理质量。完善公寓文明建设管理体系,深化“一楼一品牌”公寓文化建设,初步建设思想引领、生活服务、行为指导、文化浸润“四位一体”的学生社区,发挥好公寓“生活的课堂,人格的考场”的育人作用。

四、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

(一)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1.扩大研究领域。科研成果要有数量,更重质量,省级以上项目立项不少于90项,横向项目立项不少于400项,争取科研经费不少于7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50篇,出版著作和教材不少于15部。

2.加大科研扶持。加强科研成果推介,加速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落实奖惩机制,对以往优秀科研成果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奖励,对考核评价好的团队和科研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大力培育尊重人才、崇尚学术的文化氛围。

3.加强平台建设。整合科研机构,强化科学管理,凝练研究方向,汇聚优势资源,加强合作研究和协作攻关,共享科研成果和创新发展经验。

(二)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1.深入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方向,发挥各级各类专业委员会和校友会作用,进一步加强校企联盟建设,着力推进协同发展模式创新,深入开展“多校对一企”、“多校对多企”合作方式,提升人才供给及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教育共享机制,加大支持附属学校建设力度。

2.推进大数据研究院建设。成立大数据研究院,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以服务学科(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大数据应用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明确大数据研究方向,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度机制,打造高水平大数据研究团队,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取得初步成果。

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强化教育引导。开展系列专题教育,使广大教师时刻牢记“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2.细化制度举措。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学校教职工职业操守,出台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规定,把准则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行为指南与禁行底线。

3.加强监督执纪。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明确、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对师德失范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进一步完善校内高级职称评审制度。着眼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调整职称评审办法及赋分标准,落实以实际贡献为主的评价机制。

2.进一步推进岗位分级及聘任工作。科学构建岗位分级标准,完善岗位工作规范,形成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岗位分级管理体系。

3.进一步创新薪酬激励机制。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建立分层分类的薪酬管理体系和基于职位价值与胜任能力的宽幅薪酬模式,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落实新的奖金发放办法,启动非事业身份人员职业年金缴纳工作。

4.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优惠政策,提高优先待遇,出台奖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引人育人环境。计划全年引进博士不少于10人,引进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不少于5人。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加强优秀骨干教师培养,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机制,以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双师双能骨干教师来壮大名师队伍,筹划建设名师工作室。

六、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

(一)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完善国际化工作制度体系,推动工作落实。完善校院两级工作机制,明确二级学院在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深化与国际同类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交流,新增国际合作项目5个,推进“学术英语语言考试与学习中心”“教师与学术科研合作中心”和“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三个项目。推进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的外籍教师(专家)聘请机制改革,聘请外籍教师(专家)不少于12人。

(二)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搭建高质量的师生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确定第二批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完善形成可执行、可操作的四级国际交流体系。完善留学生招生机制,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对接中外人文交流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进一步完善重点地区国际合作战略布局,完善多语种门户网站,丰富学术交流国际网络。积极对接国家留学基金委,争取更多公派留学项目,优化学生出国留学和师资派出结构,健全服务体系,做好各类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工作,提升出国留学效益。

七、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

(一)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加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校务公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民主建设,认识上更加统一,情感上更加融洽,步调上更加一致,内部关系更加和谐,按制度规范、按制度落实、按制度指导、按制度检查的工作机制更加有效。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依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持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信息化教学与学习应用的全覆盖。完成校园网IPv6的升级改造,实现学校门户网站的IPv6访问;做好学校无线网络升级规划和整体覆盖工作;加强信息化系统服务和硬件设备的维修维护服务工作,以学校移动APP等平台建设为载体,提升应用系统的耦合度,扩大数据来源,加大数据采集强度,分步开展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提高数据应用的准确性和高可用性,提高“互联网+校务服务”的建设标准和工作效率。

(三)提升文献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扩大馆藏藏量,丰富种类,充实实体和虚拟馆藏规模,提高存储标准和质量。整合新媒体平台,加强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继续丰富特色数据库内容,打造特色实体专题空间群、虚拟馆藏群和特色自建数据库群,形成特色资源的规模化。强化科学管理,扩大阅读推广宣传,提升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的能力。

(四)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档案管理安全责任制,充分保障档案保管安全。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档案管理质量标准,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纸质档案电子化、数字化,建立学校档案工作网站。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推动校史传播,提升档案的利用与服务水平。

(五)全面加强后勤建设。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财务、资产、物业、安保等管理制度,提升质量标准,形成制度健全、工作规范、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在基本建设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学校校园规划,统筹抓好行政办公楼、礼堂、管理专业实验基地、东区高级专家公寓装修等工程建设。在第三产业经营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提升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提升管理服务育人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开源节流,降耗增效,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增收节支,建立教学经费评估机制,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学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校园环境建设标准。

 

 

 

 

                                                                                                                                                                                                                                                                                                                                                         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   2019       工作要点                                                                                                 

 送:  王书记   吕校长   方副校长   李副书记   靳副校长                            

   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办公室2019年2月28印制                                                                                                          

(共印25份)

 

 

关闭窗口

Copyright@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L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顺乐街33号 邮编:116052 辽ICP备05001362-1号